Archive for w

天師洞玉皇樓記

天師洞玉皇樓記 年份:公元1792 衛道凝       壬子之冬,十月三日,予遊青城時,常道觀住持萬本圓方修玉皇樓,屬予為文以記之。按道書,漢順帝時,張道陵嘗于此置疏璃高座,誅滅鬼眾。稱第五洞天。後以功成飛升,故建此觀。而玉皇樓則始于康熙八年,欽差塞爾圖等所建,令1其再造也。... 碑記全文請按......

遊青城山記

遊青城山記 年份:公元1792 衛道凝       自灌縣出南門,渡沱江,迤而南,復渡岷江,二十余里,乃西折,傍山行數里,至青城穀口。盤折而入,數百步,抵長生觀,即李雄國師范長生隱居處也。觀已毀,惟石礎如箕,行列尚可數。觀西山中,有石筍一,高十餘丈,秀削天成。再上乃陟山岡,谷... 碑記全文請按......

培修鎖口廟碑序

培修鎖口廟碑序 年份:不詳 王逢吉       龍岡之麓,下壩當壩之,將出口,有邱焉,高僅丈餘,闊僅一畝,峰巒環拱于其間。     先祖某于康熙五十二年創廟于斯,若印顆然。名鎖口廟,供玄真神像,歷年風雨剝蝕,廟貌摧頹。乾隆五十三年,我族眾復補葺之,惜其基狹,其楹搤,其制...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東關文昌宮碑記

重修東關文昌宮碑記 年份:公元1782 魏效祖       棠城東關,舊有文昌宮,基址甚隘,祀田僅十數畝。今上之初年,歲進士譚君致中、庠生梁君品先者,募化同人,各捐微貲,得數十金,歷年生息,積金七百有奇,乃鳩工增修、重新聖像以及文武魁神、惜字閣。經始于庚子春,落成于癸卯夏,而... 碑記全文請按......

通山三庵鐘銘

通山三庵鐘銘 年份:公元1770 王來通       歷代帝王封號:唐太宗時封神勇大將軍。後元宗幸蜀,以冰功及于人,命飭祠宇,追功司空相國,尋封赤城王。宋太祖崇德中追封川主二郎為清源道妙真君。元文宗至順元年,侯還奏冰神之靈異,功封蜀郡李冰為聖德廣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為英烈昭惠...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真武寺山門記

重修真武寺山門記 年份:不詳 溫清       署北真武山,為縣治來脈。閱正德二年碑誌,捐修殿宇者上自職官,下暨六房司典舍人而已。其為官地官修,信而可據。乃者殿宇傾圯,吏役感于前碑,慨然興修。因浼余記其始末,以貽將來,俾踵行于勿替。     余維地之興廢,存乎其人。茲非... 碑記全文請按......

增修新川主廟記

增修新川主廟記 年份:公元1763 王家駒       吾邑前任彭公,諱維銘,楚茶陵人。治津十三年,歷有善政,修廢舉墜,足垂于後。嘗于城東郭外建川主神祠一所,其自為記既詳且悉。所云:「欲于正殿後另建李公祠,惜無力措置,不能無望于後」。後公升巴州,改任山東鄒邑。     ... 碑記全文請按......

慧靈宮記

慧靈宮記 年份:公元1760 王采珍       合陽襟山帶水,坎離兩峰對峙,間有火患。瑞應山巔東側,舊有慧靈宮,象真武以制陽明,鑿小池注清流,患得以寢,民賴以安。計自今五百餘年矣。明末年,張獻忠諸寇相繼屠毒,城郭丘墟,宮遂傾圮。易錦繡為荒涼,民之慘不可勝言。     ...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顯英通佑祈嗣三殿鐘銘

重建顯英通佑祈嗣三殿鐘銘 年份:公元1738 王來通       岷山導江,大禹之功在天下,秦蜀守李公父子之德在全川。軛江泊,除灌害,觀水勢,鑿離堆,開三十六渠,深淘灘,低作堰,引水灌田,沃野號稱陸海,世代相傳,造三石人、五石犀以壓水怪,千百年來,利澤民生,遺爾多福。在唐時,... 碑記全文請按......

金城山朝陽洞記

金城山朝陽洞記 年份:不詳 吳翔鳳       繡閣層宮,軒稠者安之,志在廟堂之上也。巉巖絕壑,曠怡者安之,志在山水之間也。二者雖有不同,要盡其所遇而已。語于今日較有取捨焉。     金城天險,北之腰有抱朴子古洞,丹雖燼,蘿徑可攀。布衣潘氏陽春,老而好靜,煙霞成癖,于東...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