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9劃

重修文昌廟碑記

重修文昌廟碑記 年份:公元1803 周斯才       竊維三才并立,兩大固足配德,人獨以渺然之軀處乎其中,蓋有合神鬼為一致者矣。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而盛稱鬼神之德,豈不以遺形體、噓大塊、彌六合、包宇宙,人之為道至此始全,然後可以參兩言三用以不匱。粵若盤古、伏羲、神農、黃帝,神...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文昌宮碑

重修文昌宮碑 年份:公元1801 彭錫珖       嘉慶五年庚申冬,珖奉檄來什邡。未兩月,諸紳士有議修帝君宮之請。珖徵其奉善,顧軍需旁午,慮有未遑。而士民應議而來,則善念之積,所由來舊矣。帝君者,後天之孔子也。其書多言果報,其旨備于《陰騭》,騭之為言定也。《書》曰:「惟天陰...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文昌宮記

重修文昌宮記 年份:公元1795 鄒長濬       安岳之有文昌宮也,始于乾隆庚戌。創自明府江公,為屋三楹,中奉帝君,明顏公附焉。左接黌宮而臨奎閣,規模頗隘,既無肅穆之觀,而一切焚獻之需,亦且闕如。家紫峰伯與周雲居峗雲峰,汪鴻漸、蔡馨仙、譚靜長諸前輩,每遇誕辰,醵金詣祝,以... 碑記全文請按......

建修文武夫子宮殿碑記

建修文武夫子宮殿碑記 年份:公元1794 齊秉禮       渝城之北,有古剎曰高峰寺,距翠雲寺數里。平岡邐迤之中,孤巒突起,上矗雲霄。試一登峰送目,西則涪江左逝,飛瀨可挹;東則華鎣諸山,疊聳環峙,勢若星拱。晴雨煙巒,變化掩映,不可具狀,洵奧壤之奇觀,棲神之淨域也。  ...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火神廟記

重修火神廟記 年份:公元1794 薛諧律       署榮昌縣知縣薛諧律,恭修馬王、火神、川主廟,落成之日,為文以志之曰: 榮城縣北,舊有馬王、火神、川主廟所,藉以弭火災,孳牧圉,而疏通水利也。宰斯邑者,往往虔心祈禱,為民請命,所從來遠矣。余乾隆五十六年署篆于茲。惟民之故,入...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文昌宮記

重修文昌宮記 年份:公元1791 何在朝       考北斗為天喉舌,居陰分陽,宣德布化。魁四星,曰樞,曰璿,曰璣,曰權。前臨斗魁六星,是為天府離宮。離者,文明之象。世之枕經葄史,繼晷焚膏者,莫不奔走奉承,贊襄于其間。此宮之所由作也。     彰邑文昌舊廟,鄰縣署東,湫...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舊縣壩文昌宮記

重修舊縣壩文昌宮記 年份:公元1789 嘉玉振       劍于唐為普安郡,領縣八。于宋為普安軍,領縣六。光宗紹照二年,以孝宗潛邸陞隆慶府,領縣如故。而普成距劍南百五十里。南襟跨鶴,北枕錦屏,勳業科名,甲于六邑。黃兼山、陳平甫皆普產也。     縣西一峰,孤秀聳拔,舊建...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升澤廟記

重建升澤廟記 年份:公元1789 潘邦和       富順去城西十五里,有升澤龍神廟基。閱邑志,廟建于宋政和四年,葺于明永樂元年。經明季兵燹,悉為煨燼,惟豐碑尚屹立焉。余官富順之三載,當乾隆五十四年,歲己酉,夏旱禾焦,予心感焉。父老為言,天順間判簿李君太清兩詣升澤廟故事,乃恭...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東山觀記

重修東山觀記 年份:公元1789 張仲芳       東山觀,逼近縣東門外,俯瞰城內如掌。始建于康熙六十一年,縣令鄭羽逵。修建于雍正十三年,縣令陳汝亨。及余蒞此邑,觀已漫滅,惟靈官殿岌岌獨存。己酉勸造諸處,悉關地利文風之要,未暇及此,非舍置也。鎮安塔之建也,其地系王伯珍世業,...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老君山大殿記

重修老君山大殿記 年份:公元1788 張乃孚       距城二十五里,涪江之西,老君山自銅梁巴嶽蜿蜓而來。特聳一峰,眾山懸絕,山頂開數畝,平如掌,建殿宇其上,凡四層。相傳大殿創自萬曆年間,碑殘滅不可考。外為梓潼殿,則崇禎十五年州牧李開源所增也。乾隆十三年,僧舟、超梅修觀音後...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