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9劃

重修萬壽宮記

重修萬壽宮記 年份:公元1753 黃汝亮       真人許君,南昌人也,晉時舉孝廉,為旌陽令。尋棄去,遍遊江湖,得神仙術,斬蛟蜃,除民害。宋封妙濟真君,後世祀之益謹。吾鄉人之入川也,涉長江,曆鄱陽、洞庭、三峽之險,舟行幾八千里,波濤浩渺,怵目駭心,而往來坦然,忘其修阻者,僉...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文昌宮序

重修文昌宮序 年份:公元1747 施廷鈞       丁卯仲冬,予奉命來安。見安之山林茂美,碧水交流,逶迤數十里,蒼波幽秀。雖井里荒疏,而弦誦聲盈盈于耳。山水中得此,便不寂寞。意其中必有英才碩學,丕振斯文者。     越一月,與縉紳父老接,詢其風土人情,大抵耕鑿而外,頗...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三教寺碑記

重修三教寺碑記 年份:公元1742 雷撝謙       禮義城後門,徑路可通渠邑東北界勝地也。碑載建自寶祐年間,第命名「禮義」,不知何取,惟石廟前明萬曆己卯年陳從宗所撰碑記內「天生英雄胡公練使,威雄莫測,功德難名,鄢王莫能敵,謚鎮國將軍,後被讒議,失其統緒,城棄荒頹」數語,其... 碑記全文請按......

重建顯英通佑祈嗣三殿鐘銘

重建顯英通佑祈嗣三殿鐘銘 年份:公元1738 王來通       岷山導江,大禹之功在天下,秦蜀守李公父子之德在全川。軛江泊,除灌害,觀水勢,鑿離堆,開三十六渠,深淘灘,低作堰,引水灌田,沃野號稱陸海,世代相傳,造三石人、五石犀以壓水怪,千百年來,利澤民生,遺爾多福。在唐時,...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文昌祠記

重修文昌祠記 年份:公元1737 屠用謙       余牧綿將幾四載,布衣蔬食,澹與泊遭。歲獲俸廉千金,除度支外,理署去其一,修塔去其一,輯志去其一。諸凡職所能為,規模俱已粗定。況吾儒根本攸關之地,顧可略焉弗講乎?     惟是左綿學宮,湫隘樸陋,僅蔽風雨。遽欲踵事增華...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通佑王殿碑

重修通佑王殿碑 年份:不詳 朱介圭       昔神禹導岷江,抑洪水,而功在天下。厥後李公鑿離堆,資灌溉,而功在梁州。事之大小雖殊,而人溺己溺,人饑己饑,則先後同揆也。李公諱冰,為秦蜀郡守,殫力民生。見江水洶湧,泛濫時虞,乃經營相度,創築都江堰以分其勢,溉成都十一州縣之田,澇...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關帝廟前殿碑記

重修關帝廟前殿碑記 年份:公元1734 羅其昌       凡建立祠廟,足以植綱常,扶名教,世道人心重有賴者,最大莫如孔聖人。其次莫如關聖,是二聖者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光無乎不照,澤無乎不周,以故郡縣建立關廟,比于孔子,由來舊矣。況平都為黔贏福地,蜀東名勝之區哉!  ...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通佑顯英王廟碑

重修通佑顯英王廟碑 年份:公元1733 黃廷桂       今天子御極之十有一年,余總制全川。時東作方興,彌月不雨,而堰水未下,用是殷憂,越陌度阡,懸耒而歎。爰親詣灌口二王廟,齋板致虔,瞽工致祝,牲肥醴潔以祈于神。祀事甫畢,堰水隨至,百派分流,灌畦溉軫。旋又上天同雲,屏風伯,...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梓潼廟募化緣簿記

重修梓潼廟募化緣簿記 年份:公元1732 劉應鼎       蓋聞梓潼帝君輔元開化,屢朝著靈應之符;司錄宏仁,歷代有褒封之典。像設周于寰宇,罔弗知所尊崇;廟貌毀于祝融,可不亟為修葺?爰翻往牒,用序嘉詳,遍告同人,共襄盛舉。     繄惟帝君,賦生越西,實為天地奧區;示變... 碑記全文請按......

重修東嶽廟記

重修東嶽廟記 年份:公元1728 孫之琮       天下五嶽,太山為長。王者受命,則封而禪之;東巡狩,則柴而望之;在諸侯境內,則主而祭之。士庶人為之廟像,以鬼禱焉,非禮也。然禮本人情,而廟貌功德,苟人各功其功,各德其德,則亦可以緣情而議禮矣。宇內名山大川,類能代天地以生物。...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