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縣修龍翔觀碑
新城縣修龍翔觀碑
大長春宮講師緱云王道亨撰。
道教之來,祖述玄元,憲章尹允,元列莊五宗。由漢降唐,東華玉陽正其名,純陽海蟾昭其道。逮於金季,天挺重陽,帝君振先天之機,發重玄之秘。恢揚宗教,號曰全真。俾人去健羨,明本實,捨妄從真,鄙華敦樸,究性命之理,復至道之原。已而得高弟子七人於清海... 碑記全文請按......
霞峰觀記
霞峰觀記(略)[1]
王道亨
檀州北有水谷,出乾維山谷間,與白水合,中有霞峰觀。國初李尊師結庵此地。弟子魏志和、史志端、李道純力事營造。已又得楊道勉、劉道本共成之。
(《日下舊聞考》)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頁。)
 ... 碑記全文請按......
霞峰觀記
霞峰觀記(略)
李志寧
白檀山北曰水谷,袤延峰嶺,林木森秀。有宗師霍道隆,於延祐二年棲隱其間,建道院一區。既而道友王宏道協謀,經營堂宇,炳煥一新焉。
(《日下舊聞考》)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頁。)... 碑記全文請按......
修建大同觀記碑
修建大同觀記碑[1]
董 樸
順德[ ][ ][ ][ ][ ][ ][ ][ ]里有聚落,曰柏社。同塵洪妙真[ ][ ][ ]故君以為觀,榜之曰大同。抑嘗聞之,道家者流以老氏為宗,虛無為教。其說以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道之委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 碑記全文請按......
淶水縣石門村白雲觀記
淶水縣石門村白雲觀記
劉[ ]善書丹篆額,[ ][ ]提控李[ ]刊,大長春宮玄學講師常敏撰。
道之為教,以無為為宗,清淨為德,慈儉為行,履宜遁跡,幽棲[ ]慮,穀神[ ][ ],超遙解去,如斯而已也。然而人品有凡聖,性根有利鈍,是故開悟之源,頓漸不同,[ ][ ]異制,用是宇像之設... 碑記全文請按......
張煉陽先生碑銘
張煉陽先生碑銘
翰林直學士朝請大夫知制誥河東高鳴撰,真定萬戶史樟書並篆。
全真氏出於正隆、大定間,自重陽子沒,得其傳者七人,惟長春丘公年壽最永,立言垂訓最多,故其教遂大顯。大抵以虛無為宗,以謙慈為門,以靜功為日用,以行化為云游,以菲薄為性分,以死生為夢幻,以萬物為游塵野馬,以鈞天清都... 碑記全文請按......
葆真觀記
葆真觀記[1]
至元八年六月
欒之南十有八里,村曰龍門,觀曰葆真。葆光大師魏公所建也。丁亥春謁長春先師於燕,遂得今額。冬十月,公至自燕,里人劉鐸具狀施地,願為功德主,俾建祝延皇壽焚修之所。公允其事,始率眾經營締構,十餘年間。建殿於前,以奉三清,監壇真官,列於東西。建殿於後,以奉玉皇,... 碑記全文請按......
練真子王志淵墓誌銘
練真子王志淵墓誌銘
彭志祖
練真子自幼稟性純靜,器量寬博。及長慕道,如夙昔然。世俗毀譽,不關諸心。獨於性命之學,恒若不及。嘗自放於山林雲水間,得遇靈陽丁尊師,授以微訓。一語之下,茅塞頓開。自是每以其所受於師者度人。在道門四十餘年。一日集門人謂曰:人生至終,大化有數。吾今老矣,體將歸休... 碑記全文請按......
長真觀碑記
長真觀碑記
虛舟道人太原李鼎之和撰。
燕京霸州固安縣治東北隅,有觀曰長真。蓋燕南教門提點蓬萊洞主圓明大師李公之所建也。公諱志[1],圓明其號,族出蒲察氏,遼東咸平人。乃高曾祖父,皆金國貴戚勳舊,故得以謀克襲其世。蒲察氏在大定、明昌時,漢之金、張,唐之崔、盧、李、鄭,其富貴不多讓也。公... 碑記全文請按......
棲雲宮記
棲雲宮記
元盧龍教諭李廷翰
原夫混沌之樸,肇啟於鴻蒙;虛無之功,潛敷於形品。二儀焉自此而始,至道焉由茲而興。然垂世立教,抑亦多途。伊大乘真宗,其來尚矣。我太上金闕玄元皇帝,乃空劫外真宰存焉。在無象無形之內,居太初太易之先。應變無方,隱顯莫測。天地得之以清寧,日月因之以開度。蕩蕩乎綱維...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