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3劃

三教道場文

三教道場文 年份:公元771 李去泰     資州剌史叱干公三教道場文     朝請郎行成都府廣都縣丞李去泰述     四維無涯,玄黃混其體;精氣相射,陰陽孕乎中。寒暑推移,日月所以交會;道德敷暢,仁義所以表儀。即有金人流化,開悟方便之門;寶籙內宗,沖融自然之理。法本無別,道亦強... 碑記全文請按......

大元遼陽等處大寧路瑞州海濱鄉周家莊雲溪觀碑

大元遼陽等處大寧路瑞州海濱鄉周家莊雲溪觀碑[1] 前大都大長春宮提舉沖和葆素明一大師、大寧路道門提點張道中撰,純素安然大師松陽白道容書並篆額。     夫道無形跡,故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搏持。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是已。洎乎我玄皇闡教,後學強謂之,名曰道。由茲以降,太極兩儀,三才之道既分;陰陽天地... 碑記全文請按......

川州重修東嶽廟碑記

川州重修東嶽廟碑記[1] 前儒學正徐潛撰。     祀禮之設尚矣。惟五嶽號為海內之尊,凡登諸秩祀者,又非他山之儷也。古者,帝王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秦漢以下,封禪勒成,紀諸信史者七十二君。所奠之土,惟魯所治之宗太皞。是知五嶽者迺天下之尊,而岱宗又五嶽之尊也。苟無靈跡瑞產以昭其異,特撮土耳... 碑記全文請按......

大元國廣寧府路尖山單家寨創建大玄真宮祖碑

大元國廣寧府路尖山單家寨創建大玄真宮祖碑[1] 鶴遊野人明真子論志元撰文,將仕郎遼陽等處行中書省理問所知事致仕前遼陽路儒學教授虞元登書丹並篆額。     原夫道家之教,祖於黃帝太上,以建[ ]漆園鄭圃,歷代聖賢迭起。翼而張之,其道大顯,本以清淨無為為體,謙和慈悲為用。嗚呼,數世以來,世之喪道... 碑記全文請按......

大元重修聚仙觀

大元重修聚仙觀 行書,元統二年三月。共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高五尺二寸,廣二尺五寸。在宋寨村。 純素致虛履常大師教門高士井道泉撰,通真明道玄德大師教門高士唐道清撰,大長春宮知事張道文撰。     名山之在天下多矣。是皆有以宅仙真、府神明,佐陰陽而時風雨,贊景運以福生民者也。道書列其尤者... 碑記全文請按......

大朝蒙古國滑州白馬縣太平鄉岳村創修寧真觀碑

大朝蒙古國滑州白馬縣太平鄉岳村創修寧真觀碑 在城南十八里岳村寧真觀,今存,正書。 金台講師孫志恭撰,沂陽吏殷通甫書丹篆額。     大矣哉,金[ ]之教。洋洋乎,浩浩乎,莫之能禦也。如春風既至,和氣無方。百草千花,寸天尺地,未有不生者也。自我教祖重陽師父,初[ ][ ]荷一瓢一杖,棲棲... 碑記全文請按......

大都復虞帝廟碑

大都復虞帝廟碑 王 惲     幽陵之祠虞帝,所從來綿邈。廟據金故苑西北,維兵後廢不治,獨唐貞元間復廟碑宛在(顏真卿子頵書)。人屢欲易去,礱焉以它用。主者心惝恍,若有儆動迺已。厥後道士陳志玄,直廟西百舉武,起真陽觀,為長春別院,復購焉。約不犯元刻,用石背勒營建本始。備力來徙碑與趺坼,身挺植重... 碑記全文請按......

大元鳳翔府岐山縣官村創建通玄觀記

大元鳳翔府岐山縣官村創建通玄觀記[1] 高陸湯澤刊。     岐,古之名邑也。自大王開基,肇有茲土,積德忠厚,民從如歸。文武纘承,大集厥勳。傳世三十,歷年八百。前代帝王運祚之久,未有如周之盛者也。且聖哲之誕世,莫不由風土英靈之所鍾萃;而山澤之增輝,莫不由道化仁聲之所傳播。人以地靈,地以人重,... 碑記全文請按......

大東華宮紫府洞記

大東華宮紫府洞記 翰林修撰從仕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鄧文原撰,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知制誥編修國史張仲壽書,集賢學士嘉議大夫同知尚服院事楊光祖篆額。     文登之崑崳山肇建東華宮,詳見集賢學士焦公所為記。初,丹陽師馬君還自秦,卜廬白玉台下,是為契遇庵。其東南則紫金峰。嘗曰:茲紫府洞天,往聖... 碑記全文請按......

三師祠堂記

三師祠堂記[1]     至元二年春,予在青社書齋。晦日,得知宮大師王君書,剝封視之,乃屬文為三師祠堂記,以仆為舊而知[ ][ ]行業之精粹也。義不敢辭,姑摭其實以塞求命。夫惟仙師靈宇廟貌之在於斯,人仰慕之而不足,如日月之在天,山嶽之在地,雨露之滋萬物,陰陽之運四時,至德優渥,使其日用而不知,豈欲... 碑記全文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