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顯觀碑記

靈顯觀碑記[1]

    青社之邑有六,壽光縣乃古斟鄩氏之國,漢之平壽縣。唐武德中而廢,貞觀八年復興為縣,今古城是也,隸屬北海郡。五代至於金朝,而屬青州。俗傳曾為光州,非也。其民好勇而有義,崇道而敬佛。東有洱水,西眺臧台,南望劇城,北枕大海。戶口繁盛,地土良沃,至今以為巨邑。城內東南隅,舊有道觀一所,經金朝大安之亂,皆為煨燼。貞祐之季,有洞真大師琅琊潘公,云游到縣,見城之北隅空地數畝,內有湫水,不堪其居。大師對人言曰:此地可為福地。土人笑之。大師遂鑿土窖而居,日食一粥,苦身勞思,及閘弟王志淳輩,高者平之,下者填之,曲者直之,經營二十餘年。好義者復同心協力,遂創轉角大殿五間,繪以天尊之像,西堂東廚,前園後圃,為之一新,實為一縣之偉觀也。觀名曰靈顯。靈顯之異,大師目睹,秘而不言。至如往來道侶,云游佛子,或著儒服而來遊者,日接待三五十人,以至百人,大師略無吝容,與簞食豆羹見於色者異矣。大師少有雅操,貌古而溫,言訥而辯。自創立觀宇,守志四十餘年,未嘗有纖毫過失。一日忽有微疾,對門弟王志淳輩而言曰:大道深遠,不可得而言也。自太上先師以道德五千言流傳於世,今摭其易知者言之曰:無為民自化,好靜民自正,無事民自富,無欲民自樸,無情民自清。又曰: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治國治家治身,皆不外乎此。爾輩勉之。大師恬然而逝。高弟王志淳嘗告余曰:知我師始末者惟君,幸為我記。余年已七十,雖自兵塵以來,黃冠野服,游於山林之下,才學荒陋,然嘉王子能守其師之道,故摭其實以記。戊午孟秋十五日也。不幸遭壬戌之變,未克立石。志淳高弟何志通,本縣管村人。少年禮志淳為師,器量寬博,道風藹然,有騫飛不群之目。遂與縣中英豪耆老輩謀曰:此碑久不能立,是我輩之罪也。遂用祖師潘公之文刻於石。嗚呼!自五代之季,明德雅望之後,所存者百無一二,然且狼狽於道路,寒飢不能自存,可勝歎哉!志通乃道人而能了此事,洵美事也。觀者幸無誚焉。

(民國《壽光縣誌》)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3頁。)

 


[1]《壽光縣誌》云:碑在舊城隍廟內,高五尺七寸,寬一尺九寸,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四月道人王志淳弟子何志通立石,孟棟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