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東嶽廟碑記

修東嶽廟碑記(道光元年1821

    泰山居五嶽之尊,東嶽爲百神之主,位列震地,德遍群黎,是以崇其號曰仁聖,仁以育萬物,聖以通幽明。亭之毒之,好生廣生,焄蒿凄愴,隨感輒應,能使人畏敬,奉承者良有以也。密雲治城賓陽門外舊有青帝宮,建自前明定鼎之初,隆、萬間增修之,迄於今二百餘年矣。罘罳零落,殿宇摧殘。有本城信士武珍及衆香首瞻顧徘徊,慨然曰:吾儕得幸生聖世,仰托福田,諸君子豈忍視神所憑依者盡爲瓦礫場乎?及今不努力興修,則前此創始之功德皆廢墜無存矣。乃廣勸闔邑紳士、鋪商、軍民,並滿、蒙八旗,以及鄰封,莫不踴躍助善。鳩工庀材,六閱月而告厥成。前、中、後殿各三楹,配廡十六楹,齋房十六楹,藥王殿創建於巽方,五聖祠移建於申位,舊制狹隘者更增一厦,以壯觀瞻。不惟可以妥神靈,並可以介景福也。且鐘簴內懸,晨昏用醒聾瞶;虹橋外跨,陰雨爲渡迷津,慈航寶筏,造福無窮。而綽楔之樹,巍煥崇隆,金碧輝煌,實化城之罕覯者也。夫因果昭報固吾儒所不道,然愚夫愚婦有不觸目驚心,悚然而起遷善去惡之念乎,是教化所不得而及者,鬼神皆得而及之。所謂彰善癉惡,可以感善心,懲逸志,其用歸於使人回心向化,革薄從忠而已矣。先王神道設教,意在斯乎!意在斯乎!《易》曰:積善必有餘慶,不善必有餘殃。《書》曰:作善降百祥,不善降百殃。皆此旨也。是後也,始於嘉慶二十五年冬月購料,道光元年二月興工,七月告竣勒石。至捐資之銜名,襄事之姓氏,悉載於碑陰,茲不盡述云。

                                   敕授文林郎、密雲縣知縣加三級萬泉薛清泉篆額;敕授文林郎、薦學知縣、密雲縣教諭、軍功加二級、乾隆乙卯科副元恒陽梁瑞霖撰文

    吏部候選教諭拔貢生邑人任百勛書丹

    大清道光元年七月吉日立石

    首事

                                   天和號、彙聚號、張成召、彭國安、天盛號、雙豐號、郎宜班、王廷輔、任毓麟、晋隆號 羅鈺、和裕莊、武珍、永和號、劉文章、聚源號、福生號、天義當、景隆當、王大紳、益元當、和合號、興盛號、郎宜佩

  (碑陰人名從略)

 

補:據《北圖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

    清道光元年(1821)七月一日刻。碑在北京密雲縣城。拓片碑身陽、陰均高168厘米,寬84厘米;額陽高29厘米,寬31厘米。梁瑞霖撰,任百勛正書,薛清泉雙勾篆額。陰刻捐資衆善題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