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大唐御立集聖山玄妙觀勝境碑

啟大唐御立集聖山玄妙觀勝境碑 年份:公元748

張庭訓

 

白羊峰聖容正教龕銘 安岳郡前調安居縣博士張庭訓字才霜敬述並書 鑴字人李智員/

 

聞乾坤並化,先有真尊,大道法王,動靈仙集,感期廣運,正教敷霑,巍巍乎莫能之悟也。道是盤古本尊□□□□/

 

虛空,降升太極,立神顧護,超應十方,蕩蕩乎其威也。游遍諸嶽,華氣冥蒙,混混乎號諸生之師,聖之王,□/

 

化無窮。張、李、羅、王,名天之尊也,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無上道化生天地,而生佛沛氣,化生三千□/

 

法門並舉,不可思議。神明之雄,三光朗照,大道於萬物資蔭八方,諸普弘慈。然老子者,初為盤古,後化以□□/

 

長老之期,號其名也;於無數劫,其寂寂冥冥,眇邈久矣。即太極左仙公葛玄曰:老子以上皇元年正月十二日丙子□□/

 

師也。西游天下。尹喜曰:大道將隱乎?願著五千文上下經焉。道德之源旨,馨參太極諸天。有清泰國王,日禮拜天上道□/

 

文皇帝時,結草為庵,於河之濱,常誦道典。孝帝覲問,便白日騰空也。然上天即以漢明帝時永淳元年十一月十九日癸丑之辰,/

 

長虹十二道,南北通過,大地震動,山林摧折。明帝乃問臣蘇猷,禮報上方有聖人欲現,故有此瑞。元始化生三教聖人,而生/

 

正一法王,從此已來,古今相續。大唐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該由是道氣而精誠崇一,真得天符,數應□□□□□/

 

聲,至道合真,遷寧永固,國康萬姓,制教安能,贊褒令淑,存臻涸靜,仰命撫瞻,頻以皇帝恩命其記也。今□□/

 

玄元等弟子左識相,以望鐘鼎閥閱,華英通達,高玄煉心,遵正往緣。公後日夜修道,被強軍征,討略三軍□□□/

 

戟團幕,百命殂亡,血流邊丘,槍刀寄痛。於時魂侵□厚地魄幕,隨天沒落,蠻戎征討,無煩惱憂慮,為自奔走。今□□□/道恩,神功遠修,至開元六年,國公左弘晚見枯去若□,云道是三教祖也。朝綱國公李玄清奏聞陛下□□□□□□□□□/

 

識相後從軍還,再蒙侍養,奉父恩惠慈育之功。至開元十八年七月一日,父□□化後,相天龕,次王宮龕□十□□□/

 

救苦天尊乘九龍,為慈母古五娘造東西真像廿軀,小龕卅二龕刊軀。天真□上下飛天神王□□□□□□□□□□□□□□/

 

宮重閣,正所為尊主了願。識相父子,當緣法師李玄則往來住此營造,乃真其正直□寶珠,九龍護珠,諸星守國,天生一寶,號該地集聖名山□。/

 

鬱藏煙,磐崖金容,吐相光於水鏡;旋流澗沼,勝影澄波,池岸延芒蓮吞□□□神龍□□□□□□□□□□□□□□□□□/

 

青牛往來,或聖潛靈,或紫雲纏蓋,大凡難測,皆慈妙焉,恍恍乎永劫無敗□□□□□□□□□承□□□□□□□□□/

 

生回仰至誠,普令救扶。上為皇帝皇后、東宮太子、公卿文臣及郡縣官吏、師父父母□□□□□□□□□□□□□/

 

朗朗九幽,永開太極長生宮,名入並仙飛法門,渡生億劫,自相逍七祖,離苦根長歌,昇紫微□□□□□□□□□□□/

 

仙往來。山含紫氣,水吐霞精,萃岷華頂,真如玉京。

 

黃龍初冥,白馬高臨,□□□□□□□□□

 

□□□□□□□□□□□來就歇,天人爭過。

 

星宮月殿,妙系真才,威融□之,鬼卒靈開。

 

看如靈□□□□□□□□□□□□□□□□

 

□□□□□圖焰虛空,憑立□寫,乘知有功。

 

冥冥窮窮,蔭輔朝中,□流東滿,月轉西□。

 

維大唐天寶七載丙子八月乙亥朔二日庚子功畢/

 

題記:

    此為編者於1992年考察安岳道教石刻時據碑實錄,後參校王家祐先生錄文校正。碑文撰於唐代天寶七載,即公元748年。撰者張庭訓,字才霜,生平不詳,僅據碑文知其曾為安岳郡調安居縣博士。該碑位於四川省安岳縣黃桷鄉玄妙材集聖山玄妙觀。今觀已拆毀,原碑猶存,惜年代久遠,刻字多毀,頗難辨認,故錄文於原碑每行行末用「/」符號斷開,以便校識。碑文中「漢明帝永淳元年」有誤,明帝有「永平」而無「永淳」,永淳當為唐高宗年號。碑末落款「天寶七載丙子」,「丙子」亦有誤,當為「戊子」。該碑周圍現有唐代道教與佛教造像龕窟79個,造像一千餘尊,其中道教造像為中國古代道教石刻造像之精品。 

(黃海德、楊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