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綿谷縣羊摸谷仙洞記

利州綿谷縣羊摸谷仙洞記 年份:公元1070

文同

 

    熙寧庚戌春,余還朝,余利州。通判寇諲恭甫為余言近事,按朝天驛人云,去此七八里1,岩谷中有神仙常出見洞口。因往觀之。

    自龍洞閣具舟西下,過小峽,有山嶢然,崛起萬仞,翠壁如削,中闢大門,可五六丈。時正晴,日光下照,有二童子先出,次有一人,白衣皂巾,曳杖,垂長髯襟帶,隨風翩然往來,下視久之。左右數青衣從行,有物若雞犬、若虎、若鹿者先後之。又有執扇與傘者,隱隱若繪畫,甚可愛。人之長者裁尺餘,舉止詳緩如人。行二十里許,乃不見。問其下居民,云:「相傳五代時,土人有王姓者種山下,盡室斂穫於此。因遣婦去求水。婦汲還,路有病僧,創穢甚,滿身腥腐不可近,輒前索飲。婦惡之,且懼,未始見,弛擔走2。僧遽就器飲殆半,遂去。婦不能易之,隱其事,置水田上。其家人無長少,一來飲盡之。婦以故獨不霑口。晚又俾婦致餉,既至其所,得僧飲餘水者盡飛入此洞。婦既不見,但號哭奔走,叫謼跳蕩如狂人3。忽聞在洞中呼婦者,婦仰應不得去,懊恨至死。自後蕘童牧叟常慣見,不以為異。

    近年,每至天色開霽則出,出必盡日。就中山間花木盛發時,出尤屢。」寇乃取畫圖示予,余曰:「向嘗讀《封禪記》,見祥符中利州路轉運使李允元奏:綿谷縣羊摸谷內山洞中有神仙見。自言嘗往見凡三,數人或立或行,衣裾皆有異光,至日暮方沒,蓋此地爾。」因求其圖之別本以歸。壬子秋,余移守興元,有新府從事賈君瑄自南榮訪余於陵陽,見圖屏上,乃言其向官洋川時,常與太常博士陸丕考較進士於寧武,亦聞之。歸日,與丕詣洞下同立良久,其見果不妄,指圖之澗壑巒嶺,溪谷磴道,曲折出沒,一一盡如此。俞侯之彥座中遂卷圖去,命工摹之,且俾余次其事,列之圖上,余為記此。九月二十三日記。

 

題記:

    此據《全宋文》,並以《四庫全書》、《全蜀藝文志》,《丹淵集》、《保寧府志》、《重修廣元縣志》互校。作者文同見《道士袁惟正字行之序》。宋熙寧三年(1070),文同返京途經利州,聞羊摸谷仙洞異事,親訪而為此文。其洞在今廣元北六十里。

 

校記:

[1] 年,《全蜀藝文志》、《重修廣 元縣志》、《保寧府志》作「事」。《丹淵集》作「年」,是。 

[2] 「擔」,此據重修《廣元縣志》、《全蜀藝文志》改,《全宋文》作「檐」,誤。 

[3] 叫,各本作「囂」。

 

(楊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