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臺場黔陽宮碑記

龍臺場黔陽宮碑記 年份:公元1814

譚言藹

 

    縣東六十里,古地名龍台鎮,見《元豐九域志》。今市集猶盛,嘉慶十年李君某等,合諸鄉誼建黔陽宮。

    竊惟聖王之制祭祀也,慎以為國紀。故有功烈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能禦大災捍大患則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吾黔所敬祀之神,則唐忠臣南公諱霽雲也。《新書》忠義傳淩煙閣功臣1,列公第一等, 官曰睢陽太守特進左金吾衛將軍。韓昌黎、柳柳州,文章鉅公,亟稱道之。《舊唐書》亦與張巡、許遠並載。其廟食宜也。顧于黔則未悉所由昉。柳子厚《睢陽南府君廟碑》云:「公,范陽人。」宋子京列傳又曰「魏郡,頓邱人。」頓邱,今大名府清豐縣。范陽者,或唐人稱郡望之習。公有子曰承嗣,婺州別駕,施涪二州刺史。史與《柳集》同。非生于黔,仕于黔者也。

    然考《一統志》,及《貴州通志》云:忠烈廟在貴陽府城中大街,俗名黑神。正統間,按察使王憲題請賜額,諸府亦多舉之。疏略云:臣竊見貴陽城中,舊有忠烈廟,祀唐忠臣南霽雲。洪武初,都指揮程暹建。至今軍名皆稱其神。每歲春,首風狂境內,常有火災及水旱、疾疫、蟲虎、寇盜、虔禱于神,其應如響。神貺久孚,乞賜美諡,頒祀典。每歲春秋,有司致祭,是則自明,已有常秩。于祭法為符,非若組宇琳宮,徒恣蚩氓煽惑,故遷徙幾閱年代,猶念枌榆,禮從其朔也。

    夫睢陽之守,保障江准,為當時一大功,前人既言之矣。張、許雙廟,與天地無終極。其同事三十六人,皆一世奇傑之士,而公與雷萬春,尤為特出。方其求救于賀蘭進明也,齧指示信,坐中感泣,及出城,抽矢射浮屠,誓滅賀蘭,令人裂眥。臨危時笑答張巡,又復從容就義,非武夫慷慨一時者比。其忠義之氣,橫塞宇宙,千古猶生。禦災捍患,遠憺威棱,廟食于黔,所謂公非有私于潮,而潮人獨信之,深思之至也。大禹生于石紐。壯繆終于荊襄,奚必故里所居,宦遊所及,人始得祀之者哉!

    茲者廟貌既成,凡閱幾年,費錢若干,歲時享祀,循桑梓恭敬之義禮,不忘其本,尤期無忘忠義之心,以邀神鑒,則崇報匪虛文矣。其醵金姓名不可遺者,具到于左。嘉慶十有九年。歲在甲戌九月廿八日記。

 

題記:

    此據光緒《續修安岳縣志》,譚言藹,見《通賢場萬壽宮重修歌台募疏》。黔陽宮,安岳縣各鄉場均有,此指龍臺場之宮,在縣東六十里,初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然功浩費多,數年乃成,此于嘉慶十九年(1814)竣工後,譚言藹為記刻碑。以唐南霽雲有功于當時,為神福佑後世,故建宮祀之。

 

(楊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