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通佑王殿碑

重修通佑王殿碑 年份:不詳

朱介圭

 

    昔神禹導岷江,抑洪水,而功在天下。厥後李公鑿離堆,資灌溉,而功在梁州。事之大小雖殊,而人溺己溺,人饑己饑,則先後同揆也。李公諱冰,為秦蜀郡守,殫力民生。見江水洶湧,泛濫時虞,乃經營相度,創築都江堰以分其勢,溉成都十一州縣之田,澇有泄,旱有蓄,沃野千里,轉害為利,洵所謂天府矣。蓋其時,李公持籌擘畫,而公之子更以神力佐之,即俗所稱二郎者也。民懷其德,永世勿替,建廟于玉壘山陽,春秋俎豆,歷代尊崇,《傳》所謂有功德于民則祀之者。迄今二千餘年,利濟群生,共天壤而不敝。岩下豐碑砣立,上鐫六字,曰「深淘灘,低作堰」,傳為後世法焉。

    壬子歲,大憲題請,蒙諭旨敕封公為敷澤通佑王,二郎為廣惠顯英王,誠曠典也。制軍黃公復倡率捐助,重修顯英王前殿及兩廡牌坊,輪焉奐焉,神所憑依,其在是矣。時余為茂州牧,因公往來,必登臨瞻仰。道人告余曰:事,有為之主者,有為之輔者。離堆鑿而澤被無窮,公主之,而二郎輔之。父子同功一體,殿庭應與相侔,今乃前新後舊,殆非所以肅觀瞻而妥神靈也。若能募集,並將後殿新之,惟住持是賴。余嘉其志之堅而意之確也,率以鹿鹿風塵,馳驅鞅掌,未遑觀厥成。越二年,余量移成都郡丞,職專水利。下車伊始,齋虔往祭,則見後殿巍蛾壯麗,與前殿相映,大異于昔,是亦道人募化之勤哉。要以神靈功德,越千百祀而不朽者,自深入乎人心也。工既竣,宜勒貞。垂諸永久。道人復請于余,敬志本末。夫解囊啟橐,多寡為均,此道人之不泯人善也。誠心協助,趨事赴功,此紳耆之急公好義也。迎迓神庥,督我不貸,此余之夙夜惟寅者,未嘗不念茲在茲也。若夫時際升平,余以菲葑,得因時而宣上德,又未始不自慶其遭逢而彌歎公之澤及萬世,與大禹之平成共載也。道人與善信,皆例得列名于碑,以風勵後來者。

 

題記:

    本文采自《都江堰文物志》,參校《灌志文徵》。通佑王,指李冰,因修都江堰功德而被尊奉為道教神,受到祠祀。清雍正五年(1727年)被朝廷封為敷澤通佑王。碑文記載此事和當時四川總督黃廷桂重建通佑顯英王廟事。撰者朱介圭,清乾隆五年(1740)任成都水利同知。今碑缺文存。

 

(鄒紅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