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觀陳毓坤方丈二次傳戒碑記

白雲觀陳毓坤方丈二次傳戒碑記(民國八年1919

李繼沆

    中華立教,惟道獨尊,自黃帝訪道廣成,始啓文明以彰治化。自孔子問道柱下,始定禮法以正綱常,閱世數千百年。國體時有變更,人心不無淪陷,而本原所繫,依然如江河行地,日月麗天,主宰綱維,歷劫不朽。斯道之隱扶運會,何其偉與!長春真人爲白雲觀開山鼻祖,躬膺召聘,肇建有元,遏殺機於一言,垂宏功於萬祀,迄今銅駝荊棘,數歷滄桑,紺宇琳宮,巍奐猶昔。累代主是觀者,一脉遞衍,念念存誠,本道心以孚人心,合人心以契天心,此中妙窮,固非涯岸未登者所能測矣。陳大法師毓坤,以救世真才,抱濟人遠量。有清季世,證明監戒,迭掌律壇。厥後被推觀主。適值玉步改更,艱虞力柱,共和奠定。於癸丑歲集衆說法,扶翼至教,四方景從,非有卓識毅力,奚克臻此。比年歐亞戰興,膏血原野,籲天露夜,虔禱和平:茲幸昊蒼厭亂,寰海銷兵,爲念全球人民之甦蘇,諸山道侶響匡之殷摯也。爰依成規,先斯召集,定期百日,說法三壇。二十余行省,求戒弟子,擔簦負笈而至者,四百一十二人,昕夕通誠諷經宣教,祈中外人民之幸福,祝南北統一之成功。京師苦旱日久,開壇伊始,即獲甘霖,演戒將終,渥沾膏澤,扶黃庭丹卷之微,葉洛鐘銅山之應。大道爲公,安有至誠不動者哉?夫明教於一方,不若廣教於天下,傳道於數百人,不若餉道於千萬人,乃佈訓辭,揭明秘蘊,俾道衆功行完滿,還山授受,各本道德五千言之大旨,喚起覺世牖民觀念,蓄志慈和,自息爭端,而歸清靜。妄情利欲,自平驕氣而保虛無。勸一人得一人之益,勸一鄉收一鄉之效,教化普及,志願固大且宏也。京華人士,偕臨觀禮,地方文武,共仰玄微,於是公請大總統,賜額葆素涵真,清帝亦賜額保合太和,衣體扉屨,供養之資,咸賴軍政紳商。諸大護法,及同道協力輸助,克光盛典,至誠感孚,於斯益信。將來三壇重啓,所謂崆峒瓊笈,函谷寶章,雪山北來之金科玉律,推擴無極,庶不負衛道闡教之苦心也。夫是爲記。

    中華民國八年歲在屠維協洽荷月立石

    濟寧李繼沆敬撰;旌德江朝宗敬書

 

補:據《北圖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

    民國八年(1919)六月刻。碑在北京西城區白雲觀。拓片陽高165厘米,寬83厘米;陰高168厘米,寬93厘米。李繼沆撰,江朝宗正書。陰題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