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縣建天祿觀記

東觀縣建天祿觀記 年份:公元1148

杜寅生

 

    吾儒之與佛老,其教不同,其報應不異。儒有君子,有小人;佛有漏,有無漏;道有為,有無為;其報應一也。

    凡民之生七八歲,父兄必授之以學。多學而識,不幸處貧賤,猶為有用之才;未學無識,雖在富貴,猶為人所鄙□。此吾儒之教所以最先於佛老也。惟佛能箝人情,而示以禍福、天堂、地獄,使人畏慕,而趨之者衆。老氏獨好言清淨、虛無、神仙之術,其事冥深,不可質究,而從之者鮮。故歐陽子謂佛氏動搖興作,為力甚易,而道家非遭人主好尚,不能獨興。誠以凡人之情,不知為善之得福,為惡之受禍,若響之應聲,影之隨形,儒與佛老,其實相須而一致也。

    潼川之為縣十,而東關居其下。為儒者素多,而登科者猶鮮。負廓之佛寺尚有,道宮獨無。父老相傳,舊有天祿觀,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外,國初遭兵火,廢於荒榛草莽間,不復修治。庠生章朝,累世儒學,不禁慨然嘆曰:「天祿之興,其有待乎?」乃率一邑之士,欲遷其觀於近地,以便崇奉。於是聞之縣,縣聞之府,府從之。章自擇其家山田距縣三百餘步,崇山峻嶺,雲出峰半,望川屬之諸境,了在目前;引洞府之群仙,是宜雲集。坐壬向午,龜筮協從。章自出力建三清殿,邑人從而和之,乃建諸殿堂,與夫門樓、廊廡、齋廚之所。規模粗備,延名行道士住持,以經營承績,傳於無窮。實始紹興十一年辛酉歲也。時予為邑令之客,聞見隨喜,贊嘆功德。而章偶登科於是年,且開榜於是邦。邑人指以為天祿之祥。章繼三登外臺貢舉,豈天祿果將有待乎?

    方觀遷此邑,囑予記其事。予以其屋宇未就,姑且侯。及予筮仕,攝閬中教官,距東觀再舍,道路往來,絡繹曰:「觀成矣。」昔日祈禳醮謝者,求徙於此邦,貧者無力則止,今皆得以隨其所願。官司之祝聖壽、禱雨旱,往日道流不與,今日因之從事於其間。章有書曰:「此一邑之盛事,是記不可無作也。」於是取歐陽子之語表而出之,使邑人知佛老初不異,而道家者流不能獨興,使知道者信嚮而不已,則報應之效庶幾乎。

    紹興十八年三月望日記。

 

題記:

    此據乾隆《鹽亭縣志·寺觀》。校以《四川通志·寺觀》。天祿觀,在鹽亭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東觀廢縣。始建於宋。杜寅生,眉州人,曾任嘉州通判。本文作於紹興十八年(1148年)。

 

(查中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