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格行祠記

昭格行祠記 年份:公元1317

昝子和

 

    東關自魏晉為縣,宋齊中隸鹽亭為雍江鎮,宋初復升為東關縣,今復隸鹽亭。有高山廟,山名書之唐史。杜甫詩曰「高山擁縣青」者,類此山也。

    鹽亭縣治既廣,西並高渠而南割東關。祠負戴□□除率百里,牲醴不絕於道,神功有證。宋紹興、淳祐、慶元間,屢被褒封。考之內傳,有云:神君姓張諱嶸,字峻夫。父諱質,字文表,仕魏為諫議大夫。以年艾而退官居洛室。雖富盛,迨五十而無□嗣,常於洛之東山禱神以求繼,又跪盤進珠以獻,因吞而娠。神於周武成元年二月初六日生於洛邑,有紫光充室,經曉始散。閭閻相慶曰:張文表於晚獲嗣,其道不墜矣。神生而有異鵲於門閭,噪聲甚厲。父怪以卜。日者言:「天冥授公以此子。」父因言禱東山而應,日者因為立此名可以山名之。蓋《詩》曰「維岳降神」,長必貴於臺輔矣。

    神幼警悟,聞父母之言,曉達能解。長而魁偉,意氣豁然,廣顙虯髯,長上偏下。迅觀經史,一覽無忘。與群童聚戲,或坐於石,或登於幾,唱言:「汝輩當揖拜於吾矣。」人竊聽,以為誕。父母繼昇,居喪甚哀。洛守數舉不起。嘗謂人曰:「大丈夫勒功名於帝籍,皆食主之祿。譬如傭耕,獲收於地矣。不若陰修功德,受天明命,此長久之福也。」遂不以仕進為意。散家財,給四方之士,孤獨寒賤者,蒙以更生甚衆。未期年,家道零墜,乃□一驢一僕,周游四方。越劍至梁益間,時隋越王秀為蜀王,神以書叩獻。秀有僭逆之意,寢其書而弗受。神遂隱居養志。凡名山福地,必棲遲留戀然後去。

    假道梓潼,因過鹽亭,觀此風俗鄙,言不能通曉,有氐羌之風。神遂徘徊不忍去,因寓焉,以教授為業。變其聲音,各歸於正。至今言語為真,皆神化之也。

    神一日登高山,即今負戴山,引領東望,仰天嘆曰:「丈夫生於中國,匱至於此遐方絕處,雖孤獨一身,願永處於此為幸矣。」語訖,忽佳氣瑞霧鬱鬱躋足。神愕然曰:「此何祥?」見紫衣吏持一牒,曰:「帝命君為此主者。君憶少年之語乎?」神豁然自悟。遂迎至一室,皆金碧錯雜,見其父母候門迎曰:「我兒無恙乎?」遂歿而為神。

    夫有功於民則祀之。神福斯民,世享廟食,有自來矣,廟名昭格,凡有數處。東關鼓樓山,山聳三臺,水盤七曲,舊有原廟,相傳神女慈孝圓妙真人開臺,宋嘉祐丙子建,端平丙申焚蕩。至大元中統辛酉,楊宜孫復建立之。至元庚寅,黃庚應偕王午之立永昌樓。癸巳,胥震立兩廊。大德己亥,胡智淵、廖季孫、馮賢、任繼安以故廟隘小,鼎新改建大殿,塑畫甃砌,以次就緒。蓋成之者衆也。茲者不揆,一則以考縣□□□□□以彰神之故實,一則以紀廟之興復,俾方來者知原委焉。延祐四年丁巳正月。

 

題記:

    此據乾隆《鹽亭縣志·壇廟》。昭格行祠,在鹽亭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東關縣城鼓樓山,祀隋代張嶸。昝子和,元延祐間任東關縣令,餘未詳。本文作於延祐四年(1317年)。文中「宋嘉祐丙子建」,嘉祐無丙子,疑是景祐之誤。

 

(查中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