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靈宮記 年份:公元1760
王采珍
合陽襟山帶水,坎離兩峰對峙,間有火患。瑞應山巔東側,舊有慧靈宮,象真武以制陽明,鑿小池注清流,患得以寢,民賴以安。計自今五百餘年矣。明末年,張獻忠諸寇相繼屠毒,城郭丘墟,宮遂傾圮。易錦繡為荒涼,民之慘不可勝言。
聖朝定鼎,招徠安集,煙火漸增。求所謂為民捍患如慧靈宮遣蹟,僅有故址焉。順治十七年,劉公廣守是郡,公餘登瑞應山,偶假寐,聞空中人告曰:「好!好!好!」覺而聲寂。悚然久,語人曰:「是地神有靈,得毋欲興此宮以福吾民乎!凡利于民者則興之,守土者責也。」鳩工庀材,仍故址殿五椽,位玉清,中建殿五椽,肖真武像,以雷祖配,取水旺制火意。自是晨鐘暮鼓,聲徹城中,用妥神靈,奠茲兆庶,數千家煙火藉以弭災而禦患。謂為空中告語之顯應也可。
厥後道人陳來慧偕其徒來自武當,復募多金補葺之。廟巍煥如新。庚辰夏,住持李復升與紳士耆民謀就殿前鑿石磴,結樓五間,以為宮之翼。工起于秋七月中旬,迄九月九日工峻,而請序于余。
余念神惟民依,民惟神佑。天子為民擇牧,牧民者亟亟利民之是圖。承平日久,五方人聚此地,繁庶亞于渝城,頻頻報火災。合自前朝建斯宮,鮮火患。劉公假夢中語,以為民造福之事歸功于神之靈。余素不信神,神之大有造于合民,彰彰也,是則可志也。因從士民請,為石記之,以告後之牧斯民者。至總神廟之名,州人傳訛,義無取焉,茲不贅。
題記:
此據民國《合川縣志·建置一》。慧靈宮,俗呼總神廟,在合川縣城,明末毀于兵。清順治間修復,乾隆庚辰(1760年)增補。王采珍,字崑岩,山東濱州人,曾任合州知州,在合川五年。此文作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查中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