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大崇福宮記

嵩山大崇福宮記

張仲壽 

    天壤間有靈地,不得乎偉人不能耀其跡;有偉人,不際乎熙運不能行其道。故必熙運啟而後有以感召乎偉人,偉人出而後有以顯發乎靈地。匪今斯今,振古如斯。瞻彼嵩高,眾岳所宗。構宮其間,精祗攸會,蓋土宇靈奇之最者也。自箕山月冷,穎水雲荒,苔封啟母之石痕,萆掩穆王之轍跡。越嬴秦而值漢,始於其地創萬歲觀。歷三國六朝,浸久浸壓而至唐,則重建太乙觀。又經五代兵革而復圮,逮於宋乃改為崇福宮。金杪燹余,可憐焦上。林號無盡,泉咽不竭,兔葵燕麥,動搖春風。過而覽之者,為之躊躇而太息。夫形勢郁盤,其地未嘗改也;氣鍾精秀,其人未嘗乏也。而或顯或微,且興且廢,茲豈偶然之故?嗟夫!世故輪雲,熙洽之運,其亦真難遇哉!天佑皇元,神聖迭興,際覆極載,靡有尺寸,一動一植,衣被昭回,五三以來鮮儷也。矧嵩當中土,蔭茅二室,豈無抱道合真、足以備廣成之問者?其不於此奮然而直遂其為乎!是以嵩之重陽帝君有高弟長春師丘君侈其逢,即有振起之漸。繼之以棲雲喬君志嵩承其志,用展經營之規,玄化流通,妙機誘掖。富貲貧力,近輸遠致,載庀以招[1],迄構而完。為殿曰寶珠,曰重陽;為堂曰寶籙,曰蟬蛻,曰真宮。主有室,眾有寮,賓有館。外而門廡,內而靖院,以至庫廄庖湢,莫不畢具。仍以餘力修治真君、玉仙、啟母三觀,創白雲一堂,使舊者俱新焉。三十六奇峰翠連翬跂,百萬重道氣光浮金碧,鸞旌紛下,鶴笙時來。山川以之而增輝,洞天由是而改色。吾知嶽降神生甫申,於以翊邦家萬億年太平之盛,嵩不益效靈於今日乎?大德己亥,欽奉璽書,追封喬氏為虛靜妙淵真人。今彭君志堅、羅君道全實典是宮,既嗣葺巨麗,於前有光,且緬思往績,榮服新霈,猶懼不聞於後,遂遣其徒來京師丐予文記之。顧縶身塵鞅,恨未能一登峻極,續貂題名溫公紀行之尾,固甚喜。其遇聖元非常之運,而營嵩高非常之地於是,長春虛靜二師乃所謂非常之人,此其相因而成信,非偶然者,是可書也。若以為道不同而靳於言,則吾豈敢。至大辛亥正月二十七日記。

(《嵩嶽志》、《全元文》)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頁。)

 



[1]《全元文》引《河南總志》本作“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