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庵碑記

龍泉庵碑記[1]

    夫道淵至德渺漠,在太易之上而不為高,太極之後而不為下。浩劫常存,古今不朽。天地之源,乾坤之要。萬物之母,眾妙之門。以其無為自然之攸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罔弗宜之。今全真而能修身,與道合真,自五祖傳心於六祖,純陽降跡於重陽之前,教已萌。而祖師之後,其教大扇。上分五祖,而聖聖襲明;下列七真,而心心相印。明明相繼,開全真之正教;葉葉流芳,闡道德之仙宗。大道興行,妙道遍十方三界;至德化育,元德著九州(缺)。生生莫盡,化化無涯。處處起全真大教,方方設叢林之規。今宿遷之北一舍之地,有山曰司峿,有庵曰龍泉。其址水秀山嵐,坎離之潛龍望火,兌震之鴞鶻沐河。其地非塵所侵,豈凡居也。自兵革以來,盡經荒蕪,碑石俱泯,惟存窟洞。開山住觀韜光大師隱真子成志謹,度二子龔志明、方志元,褒衣竭力,芟除荊棘,撥去瓦礫,不數年,重得(缺)。舊為前代之聖跡,今坐本朝之道場。再整澤明,潛龍出現之由;重刊石像,設暮瞻仰(缺)。茅庵草舍,安四海之雲朋;豎碑立銘,紀一朝之事蹟。念方灰心達於紅塵,修身近於青山。不戀榮華,拋離愛海,以修持同效巒麓。念龔要處,無為之潔。志無喜怒,不傷其氣,無人我以養神。名利雙忘,衛固一身。雖噓吸屈伸,不同其揆。處世同塵,羽化而仙矣。事蹟有始,贊詠無終。具載文繁略之義,闕恕斯語敬諾。竊撰其辭。銘曰:大道隱然,在乎否泰。眾妙之門,萬物之母。志明志元,學道之夫。玉陽派下,庵曰龍泉。景果不虛,鴞鶻沭河。東南所居,潛龍望火。前後衛護,念道思真。始末銘記,同道綿徐。

(同治《徐州府志》)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239頁。)

 



[1]《徐州府志》“碑碣考”云:右元龍泉庵記,首題嶧山五華頂遠塵裔晚褐春陽教道顯撰書丹并篆額,後書四至地名,末題時在延祐年歲次乙卯立石。碑在今宿遷縣□(左山右司)峿山七真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