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多山至道觀記

龍多山至道觀記 年份:公元1179

趙楙

 

    嘗過涪江而東,遙見數峰突兀,聯亘崗嶺而下,若將飲於江者,龍多諸山也。循而上,至山之麓,見其嶄岩一石,如灩澦,如孤山,介然特立,而尺寸土傅其膚,乃亭亭見一柏,殆三十許圍,如車蓋,如蓬葆,蔽乎其上者,龍多之勝也。

    余為邑簿,過江見之,心目為明。邑小而賦薄,職以簡,日攜酒與書游。山中為僧廬者十之九,獨嶄岩之石巨柏蔽乎其上者,為老子之宮室數椽,一道士小冠而蓬髧,敝衣而菜色,顛倒手板以揖余入。嘆老氏出中國,與吾儒相馳逐,同言道德仁義,其見識特小小不同,不至如佛出西域異國,最晚入中土,其言最背戾於聖人,然其徒佔據江山,盡割膏腴形勝之地,又所建置輒豪奢,人爭以金帛棄予之。視老氏清淨少思寡欲者遼絕。非但龍多然也。然亦其徒不自植立。方嗤鄙之,至其上,則青衣藍縷男女老稚數百輩,挽木運甓,雜作其間。道士麾以揖余曰:「此貧道妻也,子也。此晉馮蓋羅所隱居。永嘉中盡室仙去。見之道藏列仙傳,可考不誣。自唐為至道觀,歲久隳圮,貧道赤手上山,結茅以居。方將凹突而坎之,凸缺而累之,架空而閣之,憑高而梯之,一侈仙居,甲茲山而軋釋氏之廬。道不足以動人而施者寡,窶不足以瞻衆而役者稀。不過與妻雜作耳。」余且怪且笑,不復詰。

    一日旱甚,余攝邑,命道士禱焉。期之曰:「若禱而雨,當助汝。」始夜月如晝,道士以其法噀水布氣,拜跪伏地,汗洽背。俄頃,風從西北來,吹雲滿空。夜分,雨沛然下。連日雨,秋遂大稔。余以萬錢予之,施者雲集。未幾,餘以罪去。逮今十年、三得道士書,頗誇其所,曰:「傑閣空飛,峻梯雲躡。事帝有殿,儲真有祠,棲息有室,給養有庖。用錢一十鉅萬,粟五萬三百三十四鈞,木二萬材,竹三萬七千筒,十二萬株,積三十萬二千,工累五千四十日。未敢遂以為甲也。貧道憊矣。官每水旱必禱,禱輒應。部使者遂以其蓋羅封真人,號沖妙。鄉所見青衣,今皆為道士,其徒四五人。亦豈偶然哉?幸無忘望電之日,為之記。」

    且道家者流,其源出於易。其修煉之術,醮祭之法,皆本之五行,取諸八卦,尊陽而卑陰,得易所謂成變化而行鬼神之道。粗而不精。高者已能飛昇騰躍,出於形骸之外。下者為人禱祠祭祀,而能有感召致雲雨。使學造其妙,則道家者流潛天地,贊化育,與伏羲神農皇帝堯舜氏等矣。今道士又區區以土木與西域異國之教爭勝負於形器之末。惜乎!雖然,精神之所專,志氣之所一,能幻空為實,化無為有,視世之道士好貨財私妻子者,不又賢乎?因為之書。道士李姓,名道備,妻子蓋未出家為道士時有也。

    淳熙已亥中秋,降受承務郎利州東路安撫使司主管機宜文字成都趙楙記。

 

題記:

    此據民國《潼南縣志·藝文志》。趙楙,成都人,乾道中為赤水縣主簿。該碑撰於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

 

(查中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