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廟碑

關帝廟碑 年份:公元1765

張應楸

 

    竊維一德一心,君臣並三代以上,父事兄事,情義同一體之親。典型炳若日星,仰止定于夙夜。

    筠邑關帝神祠,創自有明,我朝特崇祀典,由來舊矣。應楸奉天子命,來尹茲土,甫下車,即趨普帝君1,見其節梲傾頹,旂常灰黯,心竊異之,已而問之前署令王公,業經委人修理,以為功德自有在也。久之,朔望非不謁也,鐘塵鼓網,惟循階九拜而言歸,春秋豈不祀乎?豆缺籩殘,僅舉爵三登而禮畢。伏思事窮則變,道否乃通,隨與儒學某,縣尉某,駐防某會議,以繼其成,特以義取象于蠱之甲,竊恐一木難支,事有類乎巽之庚,端賴十方協力。因專其事于明經尹某,而以諸生副焉。自是而紳而士,而農工商賈,豈繄效唐司馬漫勒金石之文;而殿而廊而坊域門牆,輒敢謂趙司空遽下斧斤之令。爰卜某月某日,鳩工伊始,越某月某日,告厥成功。行看萬拱重浮,彩映宏綱之麗;千鸞再構,誠肅毖祀之忱。風生聞赤兔嘶風,追風增色;月下見白猿嘯月,偃日如新。吾因之有感矣:地因神而靈,廟以莊為重,彼夫過峴山者,猶思西望之碑,撫銅住者,尚憶南征之績,矧其復隆殿宇之崇,誠孚帝座,又盡神人之豫,響答塵寰者哉?敢告同心,受茲景福,是為記。

 

題記:

    此據民國《續修筠連縣志》,並以同治《筠連縣志》校之。張應楸,直隸玉田(今河北玉田)人。舉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任筠連知縣,關帝廟,在筠連城北,創自明代,清雍正八年(1730)知縣陳善綱補修。乾隆十三年(1748)知縣沈世基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張應楸再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典史朱士鈺首倡重修前後兩殿忠義祠,外建廂房三間,樂台一座。道光年間,知縣誠斌拆去樂台,增建戟門、照牆。此文當是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功成,張應楸為記。

 

校記:

[1] 「普」,同治《筠連縣志》作「晉」是。

 

(楊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