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觀記

通玄觀記

石存廟中

正書,至元十七年宋道文,任志潤書。

    主通玄觀吳君志堅,潞州長子縣吳村人。曾祖立,仕宋至本州觀察使。祖琦,仕金為本州教練。父太,潛德不耀。家世大農,饒田宅財畜。君年十七,丁中州兵亂,流離燕薊間,因禮興州清虛觀清虛大師杜志明為師。長春真人嘉其服勤不怠,錫以今名。歲壬辰,河朔甫定,君還鄉井,忘形垢汙,乞食道路,或笑或侮,怡然不以介懷。既久,邑人相率信奉。庚戌,真常真人畀以紫衣及誠和大師靈虛子號。至元己巳,潞州推擇玄門中年高行潔士,擬為道正,誠明張真人持以命君。蒞事三年,公是公非,未嘗少貸,眾皆畏敬,莫敢犯干。初,君與弟子王志謹等勞勤心力,銖積寸累,賈縣東北隅民居二十五畝,為祈福地。意忖目度,定宮庭位。南辟大門,以通二街。北建玉皇殿,以奉香火。立東西廊廡十楹,以庇風雨。墾負郭田二頃,以耕耘足食。繼而陶甬瓦甓,琢礎磩,輦欒極,貯丹漆,擬命梓匠,營三清大殿,以焚修贊祝。規制甚大,用費甚廣,祁寒盛暑,奔走山林,未嘗叩人門,俯首丐一錢。性強直,不為迂曲事。葷膻醪醴不歷口。動或非禮,人皆曰無,是亦可尚已。嘗聞全真氏教,始於王重陽,興於邱長春,成於李真常。今通都大邑,營壘村落,遠及深山大澤,莫不黃冠峨峨,奠居相望。其日用,則鑿井耕田,菲薄取足,推其餘以濟人。其興事,則板築樸斫,上棟下宇,繪塑像設以表敬。其持己,則內守虛靜,同塵若愚,以慈儉不爭為所先。雖居處有喧寂,師承有異同,徒侶有寡眾,人品有高下,志所趨向,類皆若是,故能化行中土,數十百載而愈光。古語云:志之在人,如矢射的。人而無志,事功不立。全真氏可謂克踐斯言。君今年七十一,行步矍鑠,志不少衰。異日若子若孫,傳薪繼派,勉於堂構則可。其或放逸其心,安肆其體,中道而止,一簣有虧,非惟有負於吳君,抑亦不可一日立於全真門下。余與吳君同邑人,介王國寶以記見請,義不得辭,故書。至元十年冬十月朔日。翰林修撰前東京等路行書省左右司員外郎宋道記,明真體常大大師潞州道正任志潤書丹篆額。

    敦武校尉前長子縣達魯花赤兼諸軍奧魯馮海都,

    敦武校尉前長子縣達魯花赤兼諸軍奧魯楊乞奴,

    敦武校尉前長子縣達魯花赤兼管諸軍奧魯幹元魯阿蘭。

    時至元十七年太歲庚辰四月壬申朔初六日丁丑門人王志謹立石。

(光緒《長子縣誌》、《全元文》)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