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建離堆山伏龍觀銘並序

移建離堆山伏龍觀銘並序 年份:不詳

馮伉

 

    夏書《禹貢》:導江瀆以出岷山。秦史《河渠》:鑿離堆以泄沫水。懷襄昏墊之憂平之於前1,夏后錫圭而鑄鼎;瀦洳澒洞之患浚之於後,李公斗生而沉犀。惠我無疆,奕世載德2。以視夫鄭國分渠於渭上,西門引漳於河朔,功相萬世也3。左思曰:「指渠口以為雲門,釃彪池而為陸澤」。如李公者,不其然乎4。非夫有道之士,智仁勇三者足備者歟5!且驅風雲、運神化、剪妖厲,輝照竹帛,享祀豐潔,其在神仙之品,得非漢天師、許旌陽之徒歟6!離堆山伏龍觀者,俗傳李公誅邪壓怪之所,腴田沃野之會也7。今其雲壁高坼,霜濤中注,靈阜嶙峋以磅礴,沖淵澎拜,而瀺灂8硠硠灘滸,清振林谷,有若長蛟斷於陽羨,支祁於淮泗,無復害矣9。每歲孟春,役徒萬億,太倉為之給粟,長吏為之監工10。築之、繩之、決之、防之,乘時以興,比月而息。枝分派散,環繞糾錯,連州越郡,膏沐千里。雖密霮,愆陽蘊隆,而厚野是濡,倉箱是粒11。與書所云「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者有同功焉12。爰建福地,聿崇仙館,旌哲人之余烈,慰生民之報德,固其宜矣13。伉嘗覽舊史,燦然神迹14。式將王命,躬率淨功,歷載維三15。周視其間,堂廡湫隘,命芟草以廣其址,積石以增其注16。遷舊宇之翳薈,即孤山之顯敞。洪流壁轉,列峰屏合。東臨江口之關,故靈基立其左,崇功之義也;西瞻寶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思道之旨也17。正居太上之殿,中築朝真之壇。喬木蔽乎陽岑,奔流激乎陰壑18。石頭虎踞之壯,蓬邱鰲觀之奇,呂梁懸仞之險,吳濤逆奔之勢,羅列在目,殆非人世之景象歟19?且猛虎嘯於谷風,元鶴鳴於浦月;白雲生座,上拂仙香;彩霧依崖,下傳天樂;氣象萬千,更僕難盡焉20。方今聖上,凝命穹昊,躋人福壽21。訪道以清中夏,軒轅氏之理也。望秩以偏群神,有虞氏之勤也。茲地也,名山周映,靈迹孤標僉移集道之營,尊為逆厘之府。事非改作,功無用勞,不革舊名,惟崇新宇。經構輪奐之狀,助揚穆清之化,真風奇迹,等天地久,不亦盛乎!不亦永乎!拂石刻銘於彼山趾。其辭曰:

李公英英,日貫其誠。22

奇功美利,於今有靈。

仙鳧幾峙,元都景明。

壇殿新制,門闥舊名。

江沱泚泚,揚漣玉清。

岷山峨峨,回風雪零。

桂菌朝蔚,漪瀾夜淳。

乘雲嘯歌,浮邱赤城。

 

題記:

    此據《灌志文征》,以《全蜀藝文志》、《四川通志·寺觀》參校。伏龍觀,又名李公廟、老王廟、灌口廟等,是紀念李冰的專祠,因李冰在此伏龍治水而得名,為道教建築,就離堆山脊修建,十分壯觀。撰者馮伉,《四川通志》卷112《職官·政績》引《舊通志》云,宋景德(西元1004─1007年)中知永康軍事,為政得漢夷心,璽書旌表。今碑失文存。1980年灌縣文管所以木重刻,共12板,置於伏龍觀三殿後壁間。

 

校記:

[1] 「憂」,《全蜀藝文志》作「瀰」。 

[2] 該句《全蜀藝文志》作「以陂九澤,以通百貢,於是乎錫圭鑄鼎,夏后以膺圖立;極瀦如澒洞之患浚之於後,以疏二江,以灌萬井,於是乎斗牛沉犀,李公以興利。大惠瀆於黎獻,豐功遺於億萬,其一也。」 

[3] 「以視夫」,《全蜀藝文志》作「與夫」,另該句《全蜀藝文志》在「西門引漳水於河朔」後作「思效其博,倍將萬矣。」 

[4] 該句,《全蜀藝文志》缺「如李公者,」四字。 

[5] 「智仁勇三者足備歟!」,《全蜀藝文志》作「其孰能勇斯身,仁斯民、輝照竹帛,豐潔祠享如此,其光也詳。」 

[6] 「且」,《全蜀藝文志》作「夫」,在「剪妖厲」後,《全蜀藝文志》作「謀疏鑿,功陰萬世,壽踰百歲」。 

[7] 「俗傳」,《全蜀藝文志》作「《風俗傳》云:」,這之後《全蜀藝文志》無『李公』二字。 

[8] 此句前《全蜀藝文志》多出「驚湍涌雷,瀨瀨飛雪,洪流滉其淡薄回,波潏乎溶融。」二十字。 

[9] 「無」,《全蜀藝文志》作「勿」。 

[10] 在「役徒萬億」後《全蜀藝文志》多一「計」字,「監」,《全蜀藝文志》作「督」字。 

[11] 「厚野」,《全蜀藝文志》作「田原」。 

[12] 「與書所云」,《全蜀藝文志》作「《書》不云乎:」《全蜀藝文志》茬引語後少一「者」字,且無「有同功焉」四字,而多出「蓋坤維之上游,天府之陸海也。」十二字。 

[13] 「館」,《全蜀藝文志》作「觀」。 

[14] 「嘗」,《全蜀藝文志》作「常」。 

[15] 「淨」字,《全蜀藝文志》分別作「孱」、「惟」。按《四川通志》作「僝」,是。 

[16] 該句《全蜀藝文志》無「周視其間、堂廡湫隘,命」九字,而標明「以下缺」。 

[17] 「道」,《全蜀藝文志》作「玄」。 

[18] 該句《全蜀藝文志》缺「奔流」二字而標明「缺」。 

[19] 該句《全蜀藝文志》缺「象歟」二字而標明缺。 

[20] 此句《全蜀藝文志》缺「氣象萬千,更僕難盡焉,」十一字。 

[21] 此句《全蜀藝文志》缺「方今」二字。 

[22] 「李公英英」,《全蜀藝文志》作「季公英契」,誤。

 

(鄒紅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