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遼陽等處大寧路瑞州海濱鄉周家莊雲溪觀碑

大元遼陽等處大寧路瑞州海濱鄉周家莊雲溪觀碑[1]

前大都大長春宮提舉沖和葆素明一大師、大寧路道門提點張道中撰,純素安然大師松陽白道容書並篆額。

    夫道無形跡,故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搏持。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是已。洎乎我玄皇闡教,後學強謂之,名曰道。由茲以降,太極兩儀,三才之道既分;陰陽天地,萬匯之理已著。是知道家者流,其來遠矣。瑞州之北,相去二百里許,有山曰瑞雲山,洞曰天一大洞,觀曰雲溪。自古黃冠修煉所及。殘金之末,天兵往來縱橫之際,是洞一廢。荊棘叢生,虎豹恣行,人跡罕至,然故址猶存。迨我世祖皇帝繼天立極,奄有天下,四海八荒,玉帛交錯,諸國稱臣。於是招賢聘士,以輔國政。癸卯春,詔邱神仙於海上,訪問至道,玄風增輝。四方雲朋霞侶,如星拱北,似水朝東。名山洞府,水陸佳勝之地。是以李元久先生,迺錦州坊市人也。父祖專恃農桑為業。先生幼而多病,百藥無效。父母舍入建州大王山雲峰觀,禮曹大師為引度之師。曹本觀拜李老先生為師,李又拜禮龐老大師,綿綿相繼,薪火相傳。龐聞邱神仙應詔住持燕京大長春宮,徑詣堂下,炷香參拜,懇求為門下弟子。受以密旨,因得列於門人之次。元久實邱神仙之法孫。辛卯,遊歷諸方二十年,欲卜勝地,以盡終焉之計。庚戌,簞瓢杖履,來遊斯洞。觀其攢峰簇嶂,上接層霄,霽藹晴空,遠連滄海。乾地有泉,源源而至洞之側,泓池無競,晝夜不息,春秋變化,靈異無窮,山勢掩抱,溪流回合,瞬目之頃,而營謀之心已定。遂芟荊剪棘,鑿石興工。朝往暮歸,結良緣而為善果;星來月去,開荒地以作福田。钁土播種,衣食自給。居山三十餘年,人無識者。庚辰,郡人大中大夫大寧路總管崔履謙因暇訪師,談玄論道。見其冥功實行,樂清道之活計,甘淡泊之家風。吾今而後,愛之敬之,奉施淨錢三千貫。張世榮曰:崔公,故友也。知鄉里有善人可敬聞,予亦施鈔二千貫。崔良亦施鈔二千貫。創建三清寶殿。四方檀信,聞而樂助。不期年,雲房齋廚,煥然一新。眾仙墳在坤方,可以深藏遺蛻。莊產地在離位,足以養贍緇流。丙辰春,呼門人而告之曰:吾今壽已八旬,生死無定。雖然,論其功績之勤,如是之勞,以傳不朽。若事之畢,一旦歸空,無餘恨矣。門人應曰:然。時仆忝大寧路道門提點,因公適謁老仙,留居數日,示以前後之勤。勉掇其實,仍繫以銘曰:

    大道無形,難狀難名。玄皇立教,強道之稱。陰陽既判,天地咸寧。三才已備,萬物生成。天一大洞,自古天庭。值金之末,厥廢天兵。誰復興之?玄久先生。[ ][ ][ ]漸,時[ ][ ][ ]。[ ][ ][ ][ ],自播自耕。四十餘年,惟道則亨。鄉人稱善,啟構三清。堂廊(以下闕)

    大元歲次丁亥至正七年五月十七日立石

(《滿洲金石志外編》)

(王宗昱編《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236頁。)

 

 


[1]《畿輔通志》引府志云:天一大洞,土人稱雲山洞。元一統志作雲岩洞。在瑞州西。蓋此地在元時為瑞州西北境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