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常道觀敕並表

青城山常道觀敕並表 年份:公元724

唐玄宗

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書

常道觀主甘遺榮勒字及題

晉原吳光刊石

    敕益州長史張敬忠:頃者西南阻化,徭役殷繁,山川既接於夷戎,縣道有勞於轉輸。自卿鎮撫,百姓咸安,革弊遷訛,良多慰沃。歲陰寒極,比平安好。今賜卿衣一副,至領之。蜀州清城,先有常道觀,其觀所置,原在山中2,聞有飛赴寺僧,奪以為寺。州既在卿節度,檢校勿令相侵,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使道佛兩所,各有區分。今使內品官毛懷景、道士王仙卿,往蜀川等州,故此遣書,指不多及。

十一日

    開元十二年,歲次甲子,閏十二月十一日下;十三年正月一日至益州,二日至蜀州。專檢校移寺官、3節度使判官、彭州司倉參軍楊4、蜀州剌史平嗣先5、清城縣令沈從簡。67

 

碑陰

 

劍南道節度使常道觀主甘遺榮8

蜀州青城山常道觀王虔穆 上行琮

    右內品官毛懷景、道士王仙卿等使至,伏奉閏十二月十一日墨敕:蜀州清城,先有常道觀,其觀所置,元在青城山中;聞有飛赴寺僧,奪以為寺。州既在卿節度,檢校勿令相侵。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使道佛兩所,各有區分者。臣差判官宣義郎、彭州司倉參軍楊往清城山,準敕處置。其飛赴寺佛事及僧徒等,9以今月九日並移於山外舊所安置訖。又得常道觀三綱甘遺榮等狀稱:10奉敕移飛赴寺依山外舊所,觀還道家,今蒙使司對州縣官及僧等,準敕勒還觀訖,更無相侵者。其山先緣寺界所有竹木等,寺既出居山外,觀今置在山中,務使區分,不令侵競。臣已牒所管州縣,亦許觀家收領訖。謹附采藥使內品官毛懷景奏狀以聞,11謹奏。

    開元十三年正月十七日,左散騎常侍、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道節度大使、攝御史中丞、本道采訪經略大使、上柱國張敬忠上表

 

(碑陰下載)

    上座蔡守仙監齋勾靈相 道士楊悟玄 道士樊務道 道士向虛己 山人寇道安 玄士范仙舟

 

(碑右側)

    金紫光祿大夫、太常少卿專知禮儀集賢院修撰、上柱國、沛郡開國公韋韜,中大夫行內給事、上柱國張奉及等,並親奉聖旨,令檢校內供奉精勤道士、東明觀主王仙卿,就此青城丈人靈山修齋設醮,並奉龍璧。庚午歲開元十八年六月七日庚申,入淨齋醮,十一日甲子12,敬投龍璧,京兆韋韜。

 

(碑左側)

    修功德使下傔、內侍省內供奉皇甫承恩尊師侍者、道士袁賓王,道士張守化、張仙賓。

    朝議郎行青城縣令薛椅通直郎行主簿楊曉 專知功德、儒林郎、行尉高趙賓 敕使從官、太醫監郭孝宗。

    銀青光祿大夫、蜀州刺史、上柱國昌平縣開國侯楊勵本敕使孔目判官、前益州新繁縣主簿韋嬰。

 

題記:

    此據《青城山志》(王文才纂),參校《灌縣志》(卷6)及《灌志文征》卷1、《八瓊室金石補正》(卷53)、《四川歷代碑刻》(高文、高成剛編)。常道觀,據《四川通志》,乃古黃帝祠址,隋大業年建,又名延慶宮。此碑為開元十二年立,反映出唐朝佛道相爭之史事及唐玄宗對道教的保護政策。

 

校記: 

[1] 碑正文的前題記,《青城山志》缺,《灌縣志》作「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書,常道觀主甘遺榮敕字及題,晉原吳光逵刻字。」《八瓊室金石補正》作「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書,常道觀主甘遺榮敕字及題,晉原吳光□刻」,《四川歷代碑刻》作「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書,常道觀主等遺榮敕字及題,晉原吳光逵刊石。」 

[2] 「原在山中」句,《灌志文征》、《四川歷代碑刻》、《八瓊室金石補正》均作「原在青城山中」。 

[3] 「移寺官」,《八瓊室金石補正》、《灌縣志》作此、唯《四川歷代碑刻》作「飭(另拓為移)等官」,誤。 

[4] 「」,《灌縣志》亦作「」,《八瓊室金石補正》作「躊」,《四川歷代碑刻》作「濤」。 

[5] 「平嗣先」,《灌縣志》作「平嗣先」;《八瓊室金石補正》作「牟嗣元」‘《四川歷代碑刻》作「王嗣先」。 

[6] 「沈從簡」《灌縣志》作「沈遐川」、《八瓊室金石補正》作「沈從簡」; 《四川歷代碑刻》作「沈遐□」。 

[7] 「沈叢簡」句後《青城山志》、《八瓊室金石補正》、《灌縣志》無文,唯《四川歷代碑刻》後有「吳光遠刻」四字。 

[8] 「甘遺榮」,《灌縣志》作「甘榮」。 

[9] 「及僧徒等」,《灌志文征》作「及其生徒等」,誤。 

[10] 「遺」,《灌志文征》作「道」,誤。 

[11] 「奏」、《灌志文征》作「奉」。 

[12] 「十一日」,《灌志文征》作「十一月」。

(蔡東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