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仙尉祈雨碑

牛仙尉祈雨碑 年份:公元1252

佚名

 

    龍多仙泉,有請必應,其來尚矣。然不誠未有能動者。歲乙已,察使張將軍守□(原注:似「鄉」字)郡,□□(原注:似「郡將」二字)以□□□(原注:似「旱聞乃」三字)帥僚屬冒炎涉遠,來登茲山,熏香祈祝。是夕雷雨交作,隨軒而□(原注:似「歸」字),歲則大熟。民到於今稱之。

    歲壬子,□(原注:似「乃」字)將軍之子宰郡邑之二年也。春而夏□暑,不雨,生意幾息。令尹有志於民,以邑佐牛仙尉真誠可使,委以請□(原注:山志作「湫」)。而牛仙尉亦有閔雨素志,夜半即三沐其身,呼天發願,自言牛□(原注:山志作「顯」)是無(原注:似「兵」字)□(原注:山志作「官」),食趙官家祿。天旱□□(原注:山志作「過時」)民間必是饑死。我怎生安坐?越翌日之平旦,單□(原注:山志作「白」)布袍,赤□(原注:山志作「腳」)登山,一步一□(原注:山志作「禮」),皈叩馮仙,心口□(原注:山志作「虔」)誓,必得雨而後退。且曰:「若□□□□(原注:山志作「不獲應,捐」)命宿(原注:山志作「殉」)山。」□(原注:山志作「方」)祠下炷香□(原注:山志作「禮」)拜,頃刻間而甘雨降。於是官吏帶雨而(原注:山志無此字)下山。牛仙尉躬自甘願(原注:山志作「背湫」)捧爐,令佐相與迎接,歸縣安奉。連日沛然沾足,則苗勃然興之矣。

    東坡有云:「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無禾滅麥,歲且薦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吁!一雨之關係如此!今吾邦時雨沛降(原注:山志作「來蘇」),不但五日十日而已也。誠一發而捷若感應,旱暵轉而膏澤,愁苦轉而歌吟,是□□(原注:山志作「知二」)大夫同寅葉恭之所召,牛仙尉一誠懇切之所感也。

    田父老喜來告餘(原注:山志作「余」),□(原注:似「諗」字)一言以紀其實。餘□(原注:山志作「余曰」):「牛仙尉何如人也?□□□□□(原注:山志作「猶知重邦本」)而通天心,可勿記哉?

    淳祐十二年夏五既望,□召□□□謹記。

 

題記:

    此據民國《合川縣志·金石》,其中一些缺文,縣志作者既據拓本辨認,又引秦宗漢《龍多山志》補於其後。今加括弧,用「原注」以注明。縣志有說明,碑在龍多山,高三尺八寸,寬三尺二寸,字徑寸,正書。作者姓名已泐,碑文作於淳祐十二年(1252年)。

 

(查中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